几年的大学专科生教育活动我深切感受到,教学不单单是教师教的认真,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是否有效果。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作为老师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将有用的信息、想法、态度或信念传递给学生,并让学生愿意听、听得进去、消化得了。经过几年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学生及同行的沟通,整理如下,以期共勉。
目前大学专科生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通过听课、交谈、与学生沟通发现,就我们学校而言,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做的都很不错,但是,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或多或少的会有些效果不如所想望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际案例与经验。有的老师没有或很少到企业进行实际锻炼,而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与所教课程相关的实践经验。虽然,备课时也可能从其他渠道摘录一定的案例,但是缺少实际参与,对案例的理解不到位甚至理解有误,所以上课时只能按照课本或教案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无法或不敢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离自己的想象和要求相距甚远,感到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所以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
就我所讲授的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而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整体授课内容包括基本知识、三种语句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共用体、文件等从表面看多而繁杂,所以每次课程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案例不能多而杂,应该具有连贯性,一次课程的案例不仅应该能够解决本次课的内容,更要为下一次课程埋下伏笔。递进法在案例教学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选用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的相吻合又要是学生易于接受和感兴趣的案例。例如,在教学的第一堂课可以向学生演示一个用C++语言编写的四则运算小游戏,使学生对C++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讲课方式。不少老师在沟通或讲课方式上比较单一,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1)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它要求教师要从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改革的同步进行。精心备课,赢在课堂。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精心备课上,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纵观前后,挖掘教材,整合课本资源,提升课堂质量。从学生兴趣点入手,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氛围。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胧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大多数的老师都不敢相信学生,总是自己讲得多,担心学生这没有学会,那没有掌握好,不敢把机会交给学生。实际上,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要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授者的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都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这些方式也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的无形资源。
教学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与提炼。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应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教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向着“更好”迈进!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周晶晶